DSE中文範文丨《廉頗藺相如列傳》全文語譯解析+重點整理

《廉頗藺相如列傳》為司馬遷經典之作,透過撰述歷史事件將秦王、趙王、藺相如以及廉頗等人的形象清楚深刻的描寫出來。本文為DSE中文科卷一,十二篇範文的其中一篇,從2018年香港教育局將「範文」考題引進DSE考試以及中國語文科評核標準後,考生需仔細熟讀十二篇範文才得以在DSE考試中獲得高分,以下便針對《廉頗藺相如列傳》的語譯、段落大意、注釋、修辭寫作手法加以分析並精選整理出考試要點,希望可幫助到各位考生在溫習DSE中文考試時能更有方向:

《廉頗藺相如列傳》學習重點

圖片來源:Pexel

人物形象與故事背景

《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分成三個篇章故事,司馬遷巧妙的活用比喻、敘述等寫作手法將三個故事清楚的描寫出來,使讀者在閱讀時能更深入及瞭解角色的形象;而在DSE考試中時常出現針對文章內容與主旨之內容來出題,為了測驗考生的理解力,並將文章中所描繪的歷史人物像是廉頗與藺相如加以分析出成選擇題或問答題,測驗學生是否清楚瞭解角色的個性與形象。

詞彙理解與活用對話手法

司馬遷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使用了大量的敘述用詞,並透過描敘兩方的對話內容從而刻畫出角色形象,在人物面對事情與突發狀況所展現的態度與行為可以得知該歷史人物的個性。DSE考試一定會有給予考生一段句子,並請考生針特定詞彙加以說明,像是寫出該詞彙的意涵或是使用該詞彙的用意為何等考題,建議在溫習時可以利用下方重點注釋與詳讀文章內角色之間的對話內容幫助理解三篇文章的內容。

文言文理解

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分成三個篇章,文章內容較多,小編已在下方將文言文內容翻譯成白話文方便考生溫習時作參考,因為在DSE中會出現有關文言文的白話翻譯,需要請考生針對該文言文加以翻譯,為的是測驗學生是否真的理解文章的意思,因此確實理解文章的內容與作者想表述的涵義尤其重要,建議在溫習時可以將每個段落的白話翻譯仔細詳讀,可幫助在實際考試時更得心應手!

思考發想

小編建議學生們除了要詳讀DSE所編列的十二篇範文之外,更要將文章內容加以分析理解其涵義並練習發想題,像是作者所描繪的歷史事件,是為了刻畫人物的何種形象?作者使用何種描繪手法呢?作用為何?建議學生在平常溫習時除了詞彙理解與段落分析之外更要多加練習這類型的問答題幫助在實際考生中更加得心應手與增加對考題的掌握度。

《廉頗藺相如列傳》作者、背景介紹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作者簡介

司馬遷(公元前145-90年),字子長,西漢夏陽人,著名史學家、文學家以及思想家。其父司馬談在朝廷擔任太史令一職,主要為漢朝官府編寫史料、國家典籍以及天文曆法等職務。元封3年(公元前108年),司馬遷繼承父親職位,擔任太史令一職,其自稱太史公。擔任太史令使得他可以博覽皇家珍藏的大量圖書、檔案和文獻,為《史記》的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背景。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司馬遷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而被捕入獄,遭受腐刑刑罰因而發憤著書,於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完成《史記》一書。《史記》被譽為中國史書的典範,其開創了新的紀傳體撰史方式為後世所效法,並背後是尊稱為史聖。

《廉頗藺相如列傳》背景介紹

圖片來源:灼見名家

《廉頗藺相如列傳》主要分成完璧歸趙、澠池之會以及負荊請罪三個故事,記述趙國宰相廉頗、藺相如為對抗秦國,保護國家安全以及尊嚴所做出的貢獻,透過描寫歷史事件來刻畫歷史人物的形象,其中還有對趙奢、趙括、李牧等人的描寫,使用了三個故事不同的歷史經典事件來肯定廉頗忠於國家的態度以及藺相如所信仰的衛國理念「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之崇高精神。在述敘人物之間的的形象則使用描述突發事件的所產生之矛盾與變化的手法來撰寫。透過描寫事跡來記述歷史事件,全文深刻刻畫歷史角色印象,精湛的寫作手法為後世所推崇。

《完璧歸趙》原文+白話譯文

以下為各位提供《完璧歸趙》原文及白話譯文 :

第一段原文: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彊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
點我看此段白話文翻譯

廉頗是趙國卓越優良的將軍。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擔任趙國將軍率領趙國軍隊一同征討齊國,大敗齊軍,因奪取了陽晉之地,而被任命為上卿,從此他便以英勇善戰與卓越事蹟聞名於各國領袖諸侯之間。藺相如,是趙國人,是趙國宦官首領繆賢家的門客。趙惠文王時期,他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了這事,便派遣人傳送給趙王一封書信,信上表示願意拿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趙王、大將軍廉頗以及其他諸位大臣們一同商量著:如果把和氏璧這塊寶玉給了秦國,秦國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而白白地受到欺騙;如果不給他,又怕秦國來攻打。目前尚未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也尚未能找到尋找一個能到秦國去回復的使者。宦官令繆賢說:「我的門客叫藺相如,他可以出使。」趙王問:「你是怎麼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繆賢回答說:「微臣曾犯過罪,私下打算要逃亡到燕國去,我的門客相如他勸阻我不要去,問我說:『您怎麼會了解燕王呢?』我對他說:『我曾隨從大王在國境上與燕王會見,燕王私下握住了我的手,說「情願跟您交個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相如對我說:『趙國強,燕國弱,而您受寵於趙王,所以燕王才想要和您結交。

第二段原文:

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彊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
點我看此段白話文翻譯

而現在您是從趙國逃亡到燕國去,燕國懼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還會把您捆綁起來遣返送回趙國。您不如赤身伏在斧刃之下請求國君治罪於您,這樣也許僥幸被赦免。』臣聽從了他的意見,大王也開恩赦免了為臣。微臣私心認為這人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可以替國家出使。於是趙王立即召見,問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請求交換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給他?」相如說:「秦國強,趙國弱,不能不答應它。」趙王說:「得了我的寶璧,卻不給我城邑,該怎麼辦?」相如說:「秦國請求用城換璧,趙國如不答應,趙國理虧;趙國給了璧而秦國不給趙國城邑,則是秦國理虧。

第三段原文: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羣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彊,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
點我看此段白話文翻譯

可衡量一下兩種對策方法,寧可答應秦國的要求,使秦國承擔及背負理虧的罪名。」趙王說:「那誰可以前往?」相如說:「大王如果無人可派,臣自願捧和氏璧替國家出使秦國。城邑歸屬趙國了,就把寶璧留給秦國;城池若不能歸趙國,我便會把和氏璧完好地帶回趙國。」趙王於是就派遣藺相如帶著和氏璧,西行入秦國。秦王坐在章臺上接見藺相如,藺相如手捧著和氏璧將其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便把和氏璧傳遞給妻妾和左右侍從看,大家都高呼萬歲。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打算用城邑抵償趙國的意思,於是走上前去說:「璧上有個小斑點,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給他,藺相如於是手持璧玉退後幾步靠在柱子上,怒髮衝冠,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和氏璧,派便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全體大臣商議,大家都說:『秦國實在貪得無厭,倚仗它的國力強大,想用空話得到和氏璧,答應要抵償的城恐怕無法順利得到。』

第四段原文:

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點我看此段白話文翻譯

商議的結果是不願把和氏璧送給秦國,不過我認為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是尚且互相不欺騙的,更何況是大國之間呢!何且為了一塊璧玉的緣故就使強大的秦國不愉快,也是不應該的。趙王因此齋戒了五天,便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國書。為什麼要這樣呢?是尊重大國秦王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來到貴國,大王卻在一般的臺觀上接見我,禮節態度十分傲慢;得到和氏璧後,傳給姬妾們觀看,這樣來戲弄微臣。我觀察大王沒有要給趙王十五城的誠意,所以我又取回寶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頭今天就同和氏璧一同在柱子上撞碎!」藺相如手持和氏璧,斜視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和氏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這樣,並立刻召來官臣們查看地圖,指明從某地到某地範圍的十五座城邑都給趙國。

第五段原文: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彊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
點我看此段白話文翻譯

相如估計秦王只不過想用欺詐的手段假裝送給趙國城池土地,實際上趙國根本是不可能得到的,於是便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物,因趙王懼怕貴國,而不敢不奉獻出來。趙王送璧之前,他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應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賓大典,我才敢向您獻上和氏璧。」秦王評估後,認為畢竟不可能強力奪取,於是便答應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相如心想秦王雖然答應了齋戒,也必定違背承諾不給城邑,便派他的隨從穿上粗麻布衣服,懷中藏好和氏璧,從小路逃出,把和氏璧送回趙國。秦王齋戒五天後,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賓的大典禮,盛大宴請趙國使者藺相如。相如來到後,對秦王說:「秦國從穆公以來的二十餘位君主,從沒有一個是能切實遵守信約的。微臣實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王,所以便派人帶着寶玉回去趙國,此人已沿著小路回到趙國了。

第六段原文:

且秦彊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彊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點我看此段白話文翻譯

況且秦國國力強大趙國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趙國,趙國便立即就把寶玉送來。而今日憑藉著秦國的強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讓給趙國,趙國怎敢留下寶璧而得罪大王呢?微臣知道欺騙大王是應該被殺的,我願意接受湯鑊之刑,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們能從長計議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覷,便發出苦笑之聲。侍從有人要拉藺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機說:「如今殺了相如,終歸還是得不到和氏璧,反而破壞了秦趙兩國的交情,不如趁此機會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趙國,趙王難道會為了一塊璧玉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最終秦國還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見了相如,大禮完後便讓他回了趙國。藺相如回國後,趙王認為他是一位有勇識、有才能的賢士君子大夫,出使諸侯國,還能做到不辱使命,於是便封相如為上大夫。此後秦國並沒有把城邑送給趙國,趙國也終究沒送給秦國和氏璧。

重點注釋

圖片來源:Pexel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爲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爲上卿1,以勇氣聞於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爲趙宦者令2繆賢舍人3。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4。秦昭王聞之,使人遺5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見欺6;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7。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

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8。君不如肉袒伏斧質9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爲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10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11。」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臺12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譬卻立13,倚柱,怒髮上衝冠14,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羣臣議,皆曰:『秦貪,負15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

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爲布衣之交16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17。何者?嚴大國之威以脩敬18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19,禮節甚據,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20,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爲21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22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王日,舍相如廣成傳舍。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23,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

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24。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25。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26,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27,畢禮而歸之28。相如既歸,趙王以爲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爲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編號
原句
註釋
1
拜爲「上卿」
為戰國時期諸侯大臣最高餓官位
2
爲趙「宦者令」
宦官的首領
 
3
繆賢「舍人」
有職務在身的門客
4
得楚「和氏璧」
戰國時期著名的玉璧
5
使人「遺」趙王書
傳送
 
6
「徒見欺」
白白地遭受欺騙
7
竊計欲「亡走燕」
逃亡到燕國去
8
而「束君歸趙」矣
將您綑綁起來送還至趙國
9
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
解衣裸體,俯躺在斧質上
10
「曲」在趙
理虧
 
11
臣請「完璧歸趙」
讓玉璧完整無損地歸還到趙國
12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
秦國離宮中的臺觀名稱
13
相如因持譬「卻立」
倒退幾步立定站好
 
14
「怒髮上衝冠」
形容極其憤怒
15
「負」其強
倚仗
16
臣以爲「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平民之間的往來
17
拜送書於「庭」
同廷,朝廷
18
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
致敬
19
大王見臣「列觀」
一般規模的臺觀,指章臺
20
「固請」
堅決地請求
21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爲」予趙城
同佯,假裝
22
天下所「共傳」寶也
等於是公認
23
乃使其從者「衣褐」
指化裝成平民百姓
24
臣請「就湯鑊」
指接受烹刑
25
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
苦笑的聲音
26
不如「因而厚遇之」
趁此機會優厚的款待他
27
「卒廷見相如」
終於在朝廷上接見藺相如
28
「畢禮而歸之」
舉行完廷見的外交大禮後送他回國

 

《完璧歸趙》主旨/寓意

圖片來源:爵士範

從歷史事件中道出藺相如的英勇行為對其讚賞有加,他受命要帶和氏璧去秦國交換十五座城池,卻見秦王沒有誠意,便憑藉著自身的聰明才智,終於使寶玉完好迴歸至趙國。透過此故事告訴讀者不論面對何種困境,都需要以機智和勇氣冷靜處理,跟隨情況變化應對方式及適時調整計畫。

文章段落解析

圖片來源:Pexel

《完璧歸趙》全文共分三段,從趙國獲得和氏璧到秦王得知後願以十五城池作為交換,趙國派遣藺相如出使遇到的一連串問題,像是見秦王無意語兌現其承諾等,並在第二段加以描述藺相如如何化險為夷,以聰明才智成功將寶玉歸還國家同時保住自身性命,文章清楚交代故事緣由並在第三段帶出故事結尾,以下為三個段落的重點解析與段意對映範例,供各位同學做參考:

 
段落
段意
段意對映範例
第一段
簡述廉頗和藺相如的出身和地位,並提到秦王為了獲得趙國的和氏璧,便提出以十五座城池作為交換,於是藺相如為了這件事便代表趙國出使秦國,交代事情緣由以便為下文做鋪陳。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第二段
藺相如到秦國後便把和氏璧送到秦王手上,但從秦王的應對態度可知秦王並沒有誠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換,於是便藉詞指給秦王看璧上有瑕疵以取回玉璧,再暗中派人把玉璧送回趙國,並向秦王表示願意任由他處置。藺相如如此不畏死的忠心態度折服了秦王,便讓他平安返回趙國。
「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
第三段
藺相如回國後也因此事便獲朝廷與國君認可委任成為上大夫,而趙國也得以保存了寶玉和氏璧。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澠池之會》原文+白話譯文

以下為各位提供《澠池之會》原文及白話譯文 :

第一段原文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
點我看此段白話文翻譯

在此之後,秦國攻打了趙國,奪取石城之地。第二年,秦國再次攻打趙國,殺死兩萬人。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想要在西河外的澠池之處與趙王進行一次友好會見盛會。趙王因害怕秦國,打算不前去。廉頗、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顯得趙國既軟弱又膽小。」趙王於是前去赴會,藺相如伴隨著一同前往。廉頗送到邊境,和趙王道別說:「大王此行,估計路程和會談結束,再加上返回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三十天還沒回來,就請您允許我們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要挾的妄想。」趙王便答應了,接著前去澠池與秦王會見。秦王在宴會上飲到酒興正濃時,說:「我私下聽說趙王喜愛音樂,請您奏瑟一曲!」趙王於是就彈起瑟來。秦國的史官上前來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一起飲酒,令趙王彈瑟。」藺相如上前說:「趙王私下聽說秦王擅長秦地土樂,請讓微臣給秦王捧上盆,來相互為樂。」秦王發怒,不答應此事。

第二段原文

於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秦之羣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點我看此段白話文翻譯

這時藺相如向前進獻瓦缻,接著跪下請秦王演奏。秦王不願意擊缻,藺相如說:「在這五步之內,若我自殺,脖頸裏的血就可以濺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從們想要殺藺相如,藺相如睜大雙眼並大聲斥罵他們,侍從們都嚇得倒退。因此雖然秦王很不高興,也只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頭來招呼趙國史官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缻。」秦國的大臣們說:「請你們用趙國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獻禮。」藺相如也說:「請你們用秦國的咸陽向趙王獻禮。」直到酒宴結束,秦王始終也未能壓倒及羞辱趙王。趙國也部署了大批軍隊來防備秦國,因此秦國也不敢隨意輕舉妄動。

重點注釋

圖片來源:Pexel

其后秦伐趙,拔石城1。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2會於西河外澠池3。趙王畏秦,欲毋行4。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5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6,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7。」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8,請奏盆缻9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10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11。於是秦王不懌12,為一擊缻。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秦之羣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13。」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14,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15以待秦,秦不敢動。

 
編號
原句
註釋
1
「拔石城」
攻取石城
2
欲與王「為好」
修好
3
會於「西河外澠池」
黃河西邊,今河南澠池
4
「欲毋行」
想不要去
5
與王「訣」曰
告別
6
「度道里會遇之禮畢」
估算前往澠池的路程和會談完畢所需要的時間
7
以「絕秦望」
斷絕秦國想要脅迫的念頭
8
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
秦國的音樂
9
請奏「盆缻」秦王
秦人敲打盆缶作為唱歌時的節拍音樂
10
左右欲「刃」相如
刀鋒,指殺之意
11
左右皆「靡」
後退
12
於是秦王不「懌」
愉快
13
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
指祝秦王長壽並向秦王獻禮
14
秦王「竟酒」
直到酒宴完畢為止
15
趙亦「盛設兵」以待秦
多布置軍隊規模數量

《澠池之會》主旨/寓意

圖片來源:歷史趣聞網

描述藺相如在他國之宴會上面對強國不會畏懼,並隨時以自身國家的利益為優先,道出其所珍視的國家之榮譽不可侵犯。為了國家利益與榮譽宰相可不顧自身安危,敢與同強敵做鬥爭。指出讓敵人看到自身決心與實際能力才可在爾虞我詐的政治決鬥中獲得勝利。

文章段落解析

圖片來源:Pexel

《澠池之會》全文共分三段,從澠池會上遇到的狀況加以撰述,透過描寫藺相如在面對秦王意圖羞辱趙王的情況下,依舊勇於維護自身國家尊嚴以及將國家利益作為第一優先考量,藺相如的形象因此歷史事件更加凸顯出來,以下為三個段落的重點解析與段意對映範例,供各位同學做參考:

 
段落
段意
段意對映範例
第一段
描述事件起因,為秦王邀約趙王於澠池會盟以示友好。趙王初時猶豫,但因藺相如和廉頗力勸而決定前往參加盛會。
「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遂與秦王會澠池」
第二段
秦王在會上請趙王奏瑟,並命令秦國御史記下秦王命令趙王奏瑟,意圖想要羞辱趙王。藺相如見狀便脅迫秦王擊缻唱歌,然後命趙國御史記下「秦王為趙王擊缻」 。秦國群臣後來便要求趙王以十五座城池為祝秦王長壽的賀禮,藺相如先是馬上回應,後要求秦國以首都咸陽作為祝趙王長壽的賀禮。
「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令趙王鼓瑟」、「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秦王,以相娛樂」、「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第三段
藺相如因其絕佳膽試而立下大功,並獲趙國國君重用便任命為上卿。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

《負荊請罪》原文+白話譯文

以下為各位提供《負荊請罪》原文及白話譯文 :

第一段原文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
點我看此段白話文翻譯

澠池之會結束後回到趙國,由於藺相如功勞極大,便被封為上卿,其官位位居在廉頗之上。廉頗便說:「作為趙國的將軍,我有攻戰城池作戰曠野的功勞,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著能說會道立了點小功,但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藺相如本來就出身卑賤,使我感到羞恥,無法容忍地位處在他之下。」接著便揚言說:「我如果遇見藺相如,一定要當面好好羞辱他一番。」藺相如聽到這話後,不願意和廉頗相會。每到上朝時間,藺相如便會聲稱有病在身,不願和廉頗去爭論地位與職位的先後。沒過多久,當藺相如外出時,遠遠看到廉頗,藺相如就會掉轉車子回避。於是藺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向藺相如抗議說:「我們之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是仰慕敬佩您高尚的節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頗傳出壞話,而您卻害怕躲避着他,膽怯得也太超過明顯了,一般人尚且會為此而感到羞恥,更何況是身為將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實在是沒有出息,請讓我們辭去吧!」

第二段原文

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羣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驩,為刎頸之交。
點我看此段白話文翻譯

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並說:「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厲害?」眾人都說:「廉將軍比不上秦王。」藺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力與勢力,而我卻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出身卑微,但我豈會害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就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呀。如今我們倆互相爭鬥,就如同兩隻猛虎一般,勢必不能同時生存。我這樣忍讓的原因,就是為了先顧及國家的安危,並將私人怨恨擱在後頭!」廉頗聽說了這些話,便脫去上衣,露出上身,並背著荊鞭,由賓客帶領引導,來到了藺相如的門前向他請罪,說:「我這個粗野卑賤的人,想不到將軍您的胸懷如此的寬大啊!」二人最終相互交歡和好,並因此成了共同生死與互相扶持的好友。

重點注釋

圖片來源:Pexel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1。廉頗曰:「我為趙將2,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3,且相如素賤人4,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5,不欲與廉頗爭列6。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7。於是舍人8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9?」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羣臣,相如雖駑10,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11,其勢不俱生12。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13,因14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驩,為刎頸15之交。

 
編號
原句
註釋
1
位在廉頗之「右」
上位處,古人以右為尊
2
我為「趙將」
趙國將軍
3
而位居我「上」
上位處,比我高
4
「且相如素賤人」
指藺相如這個做過太監的家臣,一直都是微賤的
5
「常稱病」
常常聲稱有病在身
6
不欲與廉頗「爭列」
爭取地位的高下
7
相如「引車避匿」
將車子調轉來躲避
8
於是「舍人」相與諫曰
指藺相如的門客
9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與秦王相比如合?
10
相如雖「駑」
愚笨、笨拙
11
兩虎「共鬥」
互相爭鬥
12
其「勢不俱生」
勢必不能同時生存
13
肉袒「負荊」
表示願意遭受鞭打之刑
14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通過
15
「刎頸之交」
指能夠共患難、同生死的朋友

《負荊請罪》主旨/寓意

圖片來源:古文學習網

透過描述歷史事件告知眾人我們需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與不足並真誠道歉。因廉頗不服藺相如官位比他高,而揚言要羞辱他。藺相如聽說後則儘量避讓廉頗,不與其發生正面衝突,並不是畏懼廉頗,而是他認為要以國家利益為優先考量,而廉頗知道後感到很慚愧,便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府門上請罪。從此兩人和解,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文章段落解析

圖片來源:Pexel

《負荊請罪》全文共分三段,描述藺相如因立下大功而獲高官之職引來廉頗不服,揚言要羞辱他,卻見藺相如卻始終以國家為優先考量後深感慚愧,便勇於認錯向其致歉,兩人也因此成為生死之交,文章透過兩人的互動藉以描繪出個別不同的形象及優缺點,以下整理出三個段落的重點解析與段意對映範例,供各位同學做參考:

 
段落
段意
段意對映範例
第一段
廉頗因不甘於自身官位屈居於藺相如之下,因而揚言要羞辱他。藺相如聽聞後便時常而避開廉頗。
「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我見相如,必辱之」、「不欲與廉頗爭列」
 
第二段
藺相如的門客見其逃避畏懼廉頗便打算離去,藺相如上前阻止他們,並說明自己忍讓是因為「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廉頗知道後,深感慚愧並向藺相如謝罪。
「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
第三段
廉頗和藺相如從此成為生死之交。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為刎頸之交」

 

重點修辭寫作手法

圖片來源:Pexel

司馬遷在文章大量使用了對話敘述手法來描述歷史事件,從而刻劃不同歷史人物的形象與個性;搭配「誇飾」、「借喻」以及「借代」等方式使文章整體更加豐富。而在DSE的考題中常會出現測驗作者的所使用寫作手法與分析其涵義之考題,因此小編將司馬遷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較常使用的寫作手法加以整理並彙整成以下幾項重點介紹,提供給同學們作參考:

對話敘述寫作手法

  • 對話敘述寫作手法介紹:

運用對話方式表達與敘述事件的來龍去脈,透過角色之間的對話藉以刻劃出人物的個性與形象,使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更加瞭解事件緣由與人物之間的關係!

  • 文內範例:

秦之羣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

透過描寫秦王眾臣與藺相如之間的對話表現出雙方互相不讓步的情境,藉以描寫出藺相如不會因秦國勢力強大而退縮,反而勇於面對並敢於其談判。

借喻修辭法

  • 借喻寫作手法介紹:

借喻是比喻法的一種,使用另一種詞彙去形容原本要形容的事件或人物本身,在文句中並不會出現該人物或事件,而是會使用其他詞彙來形容原有的人、事、物。使文章整體更能產生深厚、含蓄的表達效果,同時也使整體架構更為簡潔。

  • 文內範例:

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

用猛虎代替廉頗與藺相如兩者,為了呈現兩位極具勇識的官臣,並不需要像動物一樣失去理智,司馬遷使用此借喻手法用以表達兩者之間不需相鬥,因其後果必會不堪設想。

借代修辭法

  • 比喻寫作手法介紹:

使用借代通常是為了讓文章更為豐富,避免重覆使用相同詞彙,將人物的本名或語詞刪去,另找其他相關的名稱或語詞來代替,使文章整體閱讀起來更為精彩有趣。

  • 文內範例:

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

作者使用「布衣之交」來代替平民之間的友誼,運用布衣來形容平民百姓,讓讀者在閱讀文章時增添其想像力,使文章閱讀起來更有想像更加豐富。

誇飾修辭法

  • 誇飾寫作手法介紹:

運用誇飾可以將該角色的情緒與事件敘述透過文字可以生動描繪出來,使讀者在閱讀時能更加理解作者所要描述的場景與人物形象之意涵。

  • 文內範例:

怒髮上衝冠

司馬遷為了描寫藺相如的憤怒情緒,運用了誇飾用詞,生氣到頭髮可以擁有情緒並展現動作,讓讀者可以從此句得知該人物正處於十分憤怒的狀態。

《廉頗藺相如列傳》歷屆試題隨堂考

圖片來源:Pexel

看完以上《廉頗藺相如列傳》三個故事:完璧歸趙、澠池之會以及負荊請罪的重點註釋以及精選整理筆記後,相信各位同學應該更能清楚理解文章的含義了吧!以下提供5個隨堂測驗,來測驗看看你是否真的釐清文章架構與概念了呢?

1. 文中「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其中「已而」二字,意指為何?

  1. 而已
  2. 不久
  3. 過去
  4. 而且

2.文中「相如雖駑」,其中「駑」字,意指為何?

  1. 出身低微
  2. 奴隸
  3. 愚笨
  4. 衝動

3. 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作者塑造了廉頗何種形象?

  1. 忠君愛國
  2. 具有謀略
  3. 大智若愚
  4. 膽試過人

4. 試把以下文句語譯為白話文。

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

答:

5. 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繆賢向趙王推薦藺相如,可從哪些話語得知?試舉一句能概括藺相如特點的句子,並說明作者傳達此句的作用為何?

答:

隨堂考解答:

  1. (B)
  2. (D)
  3. (C)
  4. 就派他的隨僕穿上粗布便服,懷裏藏着和氏璧,循小路逃走,把和氏璧送回趙國。
  5. 其人勇士,有智謀謀。作者透過繆賢回憶表述自己曾得藺相如獻策而獲趙王赦罪的經過,側面描寫藺相如具識見和智謀謀,並指出藺相如智勇兼備的特點。這樣一方面可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另一方面為藺相如日後在「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兩件事中的出色表現作鋪墊。

相關資源

模擬試題

影片資源

  • 影片資源:[HKDSE Chinese] 範文分析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影片資源:香港高中中國語文.指定文言經典動畫教材套:《廉頗藺相如列傳 (節錄)》

💡總結

圖片來源:Pexel

統整上方所提供的《廉頗藺相如列傳》白話翻譯、重點注釋以及寫作技巧,並搭配試題資源以及影片輔助學習,相信各位考生可以更加掌握考題方向,在DSE考生中常會有針對不同文章所表達之涵義還考學生,為的就是測驗考生是否明白文章意思。而《廉頗藺相如列傳》分成三個篇章:完璧歸趙、澠池之會以及負荊請罪,整個文章內容較多,需要將三個故事篇章仔細閱讀與分析,掌握精華重點便可在DSE考試中更加得心應手!

延伸閱讀

DSE中文範文丨《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全文解析+重點整理

【中文DSE寫作手法】各種寫作手法 好處 例子大全

【DSE中文卷三】最齊格式 綜合技巧 整合拓展 時間分配

【DSE 中史】答題技巧 常見題型 操卷攻略

想提昇英語能力?為你推薦香港熱門英文導師!

你可能感興趣的相關文章: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