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篇範文雞精】DSE中文範文溫習攻略|題型、範文重點

目錄

範文簡單介紹

考評局早在2018年的DSE引進「範文」進入中國語文科評核大綱,卷一的閱讀理解能力甲部,設有與範文相關的題目,佔全卷分數30%。乙部則包括文言和白話篇章,佔全卷分數70%。當年卷一的文言閱讀理解非常艱深,在沒有太多文言文的基礙訓練下,會對文言閱讀有困難,所以加入範文為的是令學生加強文言的認識,希望學生對古代文化、文言文等加深認識。而考評局稱範文為「文言經典學習材料」,俗稱「十二篇範文」,包括了好幾個文體:文言散文、人物傳記、詩詞體例等等。

 

諸葛亮《出師表》

范仲淹《岳陽樓記》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孟子《魚我所欲也》

荀子《勸學》(節錄)

蘇洵《六國論》

莊子《逍遙遊》

韓愈《師說》

《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

詩三首:

王維《山居秋暝》

李白《月下獨酌》(其一)

杜甫《登樓》

詞三首: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李清照《聲聲慢.秋情》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DSE中文範文的題型

範文會在中文卷一的閱讀理解(甲部)出題,佔分數30%。有幾種題型,包括:

詞解、句譯題:

隨機抽取在十二篇範文中的單字或詞語,同學需要寫出詞解;句譯剛會是在DSE中文範文內選擇一些句子,同學就需要作出語譯,考核學生對文言文範文的熟悉程度,或是對一般對文言字詞、句式的掌握。

主題內容、寫作手法題:

這個類型的題目有多種題型,包括多項選擇題、填表、長問答,考核學生對範文的理解,以及對不同寫作手法的理解。

而在這個題型裡面,也有一個4大題型,包括結構、情感、道理及手法(寫作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論證手法、抒情手法)。只要熟讀這幾個元素,在課文重點之中配合這些原則,就可以輕鬆解決答題的困難。作答的時候盡量以【引用原文+解釋如何運用+回答題目中的要求e.g. 效果、好處、作用】的框架去作答,就可以穩袋這30%的分數。

例子: 試根據《青玉案》一詞,回答下列問題。(2018卷一第8題(ii))

(ii) 作者抒發了甚麼情懷?他又怎樣抒述這程情懷?試綜合全文分析說明。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把他拆解為三個部分。情懷則是情感題型、怎樣抒述則是手法題型,而綜合全文則是引用原文的部分,所以以考評局的範例我們可以看見:

「作者抒述了自己遺世獨立、不與人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作者先描述元宵節的夜市熱鬧景象,如……反襯出那人的……淡泊高潔」。

只要好好拆解題目要你需要作答的元素,就可以好好拿到回答的分數。理解這個部分了嗎?現在用兩分鐘拆解下面的題目,就試試這個答題框架吧!

(2021卷一第6題)

《逍遙遊》(節錄)一文,莊子如何以㯪樹為喻抒發對人生的感悟?試綜合有關內容說明。

答案(反白):

㯪樹在惠子眠中大而無用、它的枝彎曲不直,連工匠經過他也不會理會。但莊子卻認為這正是㯪樹的無用之用。可以將它樹立在廣漠無際的荒野上、在它旁邊的自由地逍遙、無所事事、或無拘無束地卧在樹下,正是因為它無用,才能得享天年,不被砍伐、沒有困苦。莊子藉此比喻人生,只有懂得無用之用、順應自然,脫離世俗的思維,才能自由自在,沒有困苦地生活,得享天命。

溫習方法

坊間參考書

現在有很多關於十二篇範文的參考書,內容大同小異,包括文章詞解、全文語譯、結構解析,也有可能會包含課文問題、文章內容相關的文化概念等等的資訊供同學更加了解DSE十二篇範文。 

同學可以在不同的書局選購這些參考書,可以令自己加快溫習範文的部分。

範文app

現在科技日新月異,連溫習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現在有一些手機程式讓大家溫習語釋、主旨、結構等等。在乘車上學、放學、空閒的時候都可以拿出來看一下,鞏固記憶。

Andriod手機的同學可以搜尋Google Play Store裡的「範文爭霸」

iPhone手機的同學可以搜尋App Store的「文言5**」

補習社雞精班

除了恆常的補習班之後,也有很多針對不同範文的雞精班,雖然跟參考書的內容相似,但是補習老師可以很清楚的指出每一篇文章的重點,結構、中心思想、考試常考字詞等等。同學可以透過這些雞精班,更了解考評局的出題心思,不用再猜疑要答甚麼答案。而且補習老師經常會提供一些答題技巧,透過拆解好不同題目的目的,就可以精準的回答回題。在上雞精班的時候同時溫習,可以節省時間,增強記憶。

日校老師溫習資料

因為範文基本上是中文科最可以捉摸的部分,所以日校都會派發很多關於範文的溫習資料。而且有老師的講解、解說等等,也可以集合日校老師派發的資料、參考書等等的內容去自制一份自己的筆記,溫習事半功倍。

十二篇範文主旨及內容問答重點

除了以上的溫習方法,大家也可以把這處的筆記複製,了解每篇範文的考核重點,就不會需要盲目地溫習範文了!

諸葛亮《出師表》

主旨
作者在開首分析當時天下以及蜀漢的情況,說明出師北伐的原因;然後為後主提出治國方針,希望後主虛心納諫,處事公正,賞罰分明,「親賢人,遠小人」。最後透過回憶自己與先帝的往事,表明自己對於蜀漢的忠心耿耿,強調自己對先帝以及後主的忠誠之心。

*背誦技巧:三部分
【解釋出師原因+勸諫後主虛懷納諫、賞罰分明、選任賢能、親賢遠佞+強調自己對先帝以及後主的忠誠之心】

考核重點:
遊說手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情:回憶自己與先帝的往事
*理:分析當時天下以及蜀漢的情況

文章重點:諸葛亮提出建議的內容並理解後主施政上的缺失
文章重點:諸葛亮借此文表達的感情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主旨
作者藉記重修岳陽樓,以及遷客騷人在陰雨天以及晴天見到洞庭湖不同的景色而產生不同的感情,說明仁人志士的抱負不因外在環境或個人的榮譽而改變,而是以天下憂樂為己任,並希望勉勵同樣被貶的好友。

*背誦技巧:三部分【描述重修岳陽樓&陰雨天以及晴天、不同的景色不同的感情+抱負(不因外在環境或個人的榮譽而改變,而是以天下憂樂為己任)+勉勵好友】

考核重點:
描寫手法:作者在洞庭湖不同天氣所描寫的景物
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抒發遷客騷人看見不同景色而產生的感情
對比手法:對比的應用
文章重點:作者的個人志向以及感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修辭手法:對偶,擬人,疊字,借代

你可能會想看:

【DSE中文範文】范仲淹《岳陽樓記》語譯及主旨大意分析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主旨:
作者藉著記述發現以及遊歷西山的經過,抒發自遣被貶的鬱憤,表達了放曠開闊的胸襟,達到與大自然合一的忘我境界,並借西山的特立偏僻,暗示自己也有類似的遭遇,表現自己孤高的情操,不與世俗同流的情懷。

*背誦技巧:三部分【記述發現以及遊歷西山+抒發被貶的鬱憤,放曠開闊的胸襟+借西山的特立偏僻表現自己孤高的情操】

考核重點:
敘事手法:發現西山,登上西山,在西山上飲酒,醉而進入醉鄉
敘景手法:作者所見的景物--遠望,俯視以及仰望
抒情手法:借事&借景抒情
結構手法:互相呼應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

主旨:
透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以及「負荊請罪」三件事的前因後果,刻畫藺相如機智勇敢,忠心愛國,以及忍辱負重、顧全大局、憂國忘私的高尚情操,同時讚揚了廉頗不僅深謀遠慮,而且知錯能改的美德。

*背誦技巧:三部分【記述「完璧歸趙」、「澠池之會」以及「負荊請罪」+藺相如的高尚情操+讚揚廉頗】

考核重點:
敘事手法:事情發展的起承轉合:「完璧歸趙」 → 「澠池之會」 → 「負荊請罪」
不同事件的反映人物性格:藺相如、廉頗、秦王、趙王
描寫手法:刻畫人物--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側面描寫
修辭手法:對比

孟子《魚我所欲也》
主旨:
孟子透過作者以「魚」和「熊掌」比喻「生存」和「道義」,正反兩面論證道義的價值會比生存更高,所以有捨生取義的行為是每個人都有的「本心」;
再以一般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指出雖然本心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唯有賢者才不會失去這個本心,勸勉人應該明辨義利,保持善良的本心,發揚義的善端。

*背誦技巧:三部分【「魚」和「熊掌」比喻「生存」和「道義」+論證捨生取義的行為是每個人都有的「本心」+勸勉人應該明辨義利,保持善良的本心,發揚義的善端】

考核重點:
論證手法: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議論文寫作手法:正反立論
修辭手法:比喻、排比、設問

荀子《勸學》(節錄)
主旨:
作者透過正反比喻學習不是與生俱來,是不可以停止的,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從學習的意義、作用以及態度,鼓勵人學習,並且不可以鬆懈;點出成敗的關鍵是後天學習,學習若能夠專心致志,不斷積累,就能夠突破自己的限制,否則便會一事無成。

*背誦技巧:兩部分【正反比喻學習不是與生俱來&一點一滴的積累+點出成敗的關鍵是後天學習】

考核重點:
論證手法: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修辭手法:對比、比喻、排比、對偶、借代

蘇洵《六國論》

主旨:
作者借六國被秦國所滅的史事,論證六國滅亡原因是賄賂秦國。借古諷今,指出北宋不應該向遼夏等外族屈辱求和,否則會重蹈覆轍六國滅亡。

*背誦技巧:三部分【借六國被秦國所滅+論證六國滅亡原因是賄賂秦國+借古諷今指出北宋不應該】

考核重點:
論證手法:舉例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
描述手法:「借古諷今」
修辭手法:比喻、對比、設問、對偶、誇張

莊子《逍遙遊》

主旨:
透過多個比喻例子,說明「有與無」「大與小」「得與失」「利與容」,藉此指出只有突破世俗思想的枷鎖,放下執念,去除成見,順應自然,才能夠達到「逍遙」的境界,讓心靈達致萬物齊一的境界,精神自由自在,不拘一格。

*背誦技巧:兩部分【多個比喻例子+指出只有突破世俗思想的枷鎖,放下執念,去除成見,順應自然才能逍遙】

考核重點:
論證手法:對比論證、舉例論證、比喻論證
修辭手法:對比、誇張、反問

韓愈《師說》

主旨:
說明教師的重要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擇師的原則。抨擊當時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錯誤觀念,倡導從師而學的風氣。 同時,也是對那些誹謗者的一個公開答覆和嚴正的駁斥。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師,不應因地位貴賤或年齡差別,就不肯虛心學習。

*背誦技巧:三部分【說明教師的重要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擇師的原則+抨擊錯誤觀念&倡導從師而學+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師】

考核重點:
論證手法:對比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
修辭手法:反問、對偶、頂真

《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

修辭手法:排比、對比、對偶、範文、疊字

《論仁》
主旨:從個人修養以及待人處事兩方面,說明仁的內容,以及仁者對待仁的表現。

仁的內容:「克己復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仁者對待仁的表現:安於實行仁德,任何時候都不會違背仁德。不會因為為了生存而違背仁德,反而成全仁德而犧牲自己。

《論孝》
主旨:說明了孝的本質,以及如何對待父母盡孝道。
孝的本質:禮即是孝,據禮行之--「無違」(不要違背禮節)
如何盡孝道:對待父母須心存敬重,父母有不對時應該採取委婉的態度,把父母時刻記住,為其長壽高興,為衰老傷,及時盡孝。

《論君子》
主旨:從為學修身、處世待人、言行心境各方面,說明君子的特質和應有的行為態度,點出君子與小人的區別。

君子的特質:不會感到憂慮和恐懼,不會成全他人的惡行,只會成全他人的善行,不會言過其實。
君子應有的態度:莊重威嚴、認真學習,講信用,會結交德行比自己優勝的人,過而能改,立身處世會以道義為根本。
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君子心胸光明磊落,小人常感到憂慮恐懼;君子不會成人之惡,小人會;君子言。

唐詩三首:王維《山居秋暝》、李白《月下獨酌》(其一)、杜甫《登樓》

主旨:
王維《山居秋暝》
描寫山間秋夜月後的景色,流露對山居生活的喜愛,並抒發自己厭倦官場,樂意歸隱的高潔情懷。

李白《月下獨酌》(其一)
記述自己在良辰美景之下獨自飲酒,唯有與影子與月亮作伴的情境,抒發了自己孤單落寞,鬱悶不快,缺少知己的心情,希望尋求解脫世俗的可望。

杜甫《登樓》
描寫登樓看到繁花似錦的景色,引發了作者即使看著如此美景,也依舊因為國家殘破而感到無盡的傷痛。一邊慨嘆君主寵信小人,一邊也慨嘆自己即使有報國之心亦不能夠為時所用的心情,抒發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考核重點:
結構手法:詩歌與詞的體例
抒情手法:作者借詩或詞抒發的感情(樂意歸隱/尋求解脫世俗/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描寫手法:作者在文本中描寫的事物或者景色

詞三首: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李清照《聲聲慢.秋情》、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主旨: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描述赤壁宏偉壯觀的景色,抒發對周瑜的懷念,亦延伸到自己老去,但未有周瑜般建功立業的成就的無奈,只能對月賣醉,排遣心情。

李清照《聲聲慢.秋情》
描述秋天殘破憔悴的景物,渲染出淒戚的氛圍,抒發懷念故人,故鄉,以及國破家亡,年華老去等複雜的憂傷情緒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描寫元夕賞燈的熱鬧情景,諷刺南宋朝廷偏安江左,不思進取的行為,同時借一位不慕繁華,自甘淡泊的美人隱喻作者不願與人 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考核重點:
結構手法:詩歌與詞的體例
抒情手法:作者借詩或詞抒發的感情(周瑜的懷念&無奈之情/懷念故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描寫手法:作者在文本中描寫的事物或者景色

DSE小貼士

答題框架

掌握內容架構,熟知考核重點

甲部嘅長問答考核主要圍繞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寫作手法,例如論證手法、修辭手法、描寫手法等,很多時需要結合文章內容作答,如果同學要回答的時候就可以跟隨上文提供的框架作答,盡量不要原文抄錄,最好可以用白話文來描寫出內容,顯示自己對內容的理解。

*答題框架:【引用原文+解釋如何運用+回答題目中的要求e.g. 效果、好處、作用】

背文

文言文語譯及詞解部分是每年一定會考的題型,同學應該盡量背誦全文,可以在不同的原文中找出比較特別/重點的詞語,又或是一個詞語有好幾個不同意思的詞語,盡量去記在不同文中他們代表的意思,因為考評局往往會挑選一些特別的詞語去考核。但當然,最保險的方法就是熟讀每篇範文並了解他們的意思。如果覺得背誦很吃力的話可以用文本的篇幅循序漸進。可以參考這個次序:

《論仁、論孝、論君子》→ 唐詩三首、詞三首 →《岳陽樓記》、《出師表》、《始得西山宴遊記》、《魚我所欲也》、《勸學》、《六國論》、《逍遙遊》、《師說》→《廉頗藺相如列傳》

《論仁、論孝、論君子》這個語錄文體比較簡單,背詩詞等等也是比較短,再過渡到議論文、抒情遊記、人物傳記文字較長嘅文言散文,最後背誦《廉頗藺相如列傳》,作為最長的一篇範文,好好記住全文的脈絡,以及最後藺相如跟廉頗的對話,就可以輕鬆過關。

在背文的時候也可以將文章拆開來背誦,以主旨來令自己記住文章的內容,就可以比較容易記好啦!

比較閱讀

雖然這類型的題型比例不高,但是因為分數比較高,所以也是一個重點需要訓練的題目。如果想要更加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可以找主題相近的文章結合一起溫習。例如《論語》跟《魚我所欲也》都是談述關於「仁」的應用、思考,那你就可以延伸思考他們兩篇範文有沒有相同之處,不相同之處。又或是《廉頗藺相如列傳》中他們的行為夠不夠君子,可以引伸《論語》來作答。中心思想同樣為愛國情懷嘅《岳陽樓記》、《出師表》跟《登樓》,亦都可以思考他們有沒有共同之處。而《逍遙遊》、《始得西山宴遊記》的主題同樣為擺脫世俗束縛,釋放自己,希望達到豁達逍遙的境界。也可以透過相同的修辭手法、論證手法作出對比,就算是溫習,找到同通之處也是一種樂趣!(希望啦)

想提昇英語能力?為你推薦香港熱門英文導師!

你可能感興趣的相關文章:

其他文章: